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调查 > 王晓红: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5)

王晓红: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5)

发布时间:2019-01-22作者:来源:

  六、高质量发展重在建设美丽乡村
  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大力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乡村,让乡村不仅干净,又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
  更加注重乡村特色。乡村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搞乡村建设,一定不要把传承记忆的东西给破坏了,把自己的特色给弄没了。有些乡村由于存在自然差异性,必然带来村庄的多样性,每一个乡村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在独一无二的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自己的独特味道。
  更加注重环境治理。美好环境是个“易碎品”,治理难,巩固更难。对于治水拆违,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持续推进、不能停滞不前。要以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消除劣V类水成果,全面打赢治危拆违攻坚战,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域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付之东流。各地要扎实开展存量违建清零“回头看”工作,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筑的产生,尤其是关注村级留用地、临时建筑、工业小区、城郊接合部等新增违建,做到有危必治、有违必拆、即查即治。
  更加注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既塑形、也铸魂。建设现代乡村文明,不是传统农耕文明的简单回归,更不是重拾封建糟粕,而是要对传统乡村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农村优秀传统美德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孝老爱亲、扶危济困、勤读力耕、诚实守信等,在乡村都是高度认可、代代相传的。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传承好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礼节文化,建设现代乡村文明。要全面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特别是要坚决反对不承担养老责任等异化行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吸引村民多走进文化礼堂。
  更加注重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我国农村大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欠账还比较多,突出体现在:对交通主干道建设投入比较多,对遍布乡村的交通“毛细血管”的维护还不到位,乡村信息等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差距就更明显了。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公共服务下乡,特别是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认真办好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努力使乡村具有与城市一样的吸引力、让农民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品质生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导向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调整,集聚科技、产业、金融、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着力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创建、典型示范引领、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体制机制创新,显著提升科技对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支撑水平,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支撑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