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紧盯“追赶超越”,践行“五个扎实”,助力“三个经济”,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有力推动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多点开花,再添新“彩”。
突出“精准”二字
高质量完成了农村危改脱贫任务
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省包市、市包县、县包镇村户”三级住建部门领导包抓机制,层层夯实包抓和督查责任,建立“季通报、半年点评、年终任务考核”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在全省推广低成本加固改造模式和装配式建筑,因地制宜减轻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负担、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在安排年度计划时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优先保证深度贫困县区危房改造需求,做到了应保尽保。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积极推动危房改造与“旅游+”战略结合,在改造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的同时,力求对危房改造户的院落环境同步改造提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全年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7.95万户,竣工7.89万户,年度脱贫对象40254户已全部入住,竣工和脱贫对象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31.5%、167.7%。国务院办公厅对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通报表彰,将我省列为落实重大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予以激励的省份。农村危房改造成果被中宣部作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典范,在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进行了展览。开发建设了陕西省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危改数据与住建部、省扶贫、残联、民政等部门纵向、横向互联互通,达到了认定、帮扶、脱贫、管理“四个精准”,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强化扬尘管控
住建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强化施工扬尘监管,成立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将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扬尘防控纳入省级文明工地考核指标,采取增加洒水降尘频次、道路湿法保洁作业等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轻了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危害。加强扬尘治理督查检查,对违法违规工地进行曝光,对各地落实“六个100%措施”情况进行严格督查,促进了扬尘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严格控制道路扬尘,强化道路保洁和设备配置,大幅提高城镇机械化清扫率,目前,全省关中城市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均达到92%以上,其他城市车行道机械化清扫率均达到75%以上。大力实施城市增绿、扩绿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有效构建城市发展绿色屏障,为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省建设装配式建筑国家级产业基地2个,建设项目61个、343.86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项目421个、4042.12万平方米。积极推动城市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建设,有效引导绿色出行。全省建筑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得到了有效控制。
心系百姓安居
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符合省情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初步构建了以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棚改回迁安置住房、社会租赁住房、商品住房为支撑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2018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562.3亿元,争取中央资金87.14亿元,列入国家计划的政府投资公租房已分配70.5万套,分配率97.33%,全国排名第五;棚改开工20.281万套,开工进度居全国第二;发放租赁补贴8.143万户,居全国第七。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全省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218个。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房地产调控措施,成立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房价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指导西安市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防范化解住建领域重大风险。2018年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534.67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较2017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聚焦美丽宜居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入推进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围绕“环境整洁、设施齐备、生态良好、服务完善、乡风文明”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陕西省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坚持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强化资金整合,注重部门联动,积极盘活住建、农业、水利、环保等专项资金,加大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村内道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力度,形成了“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快推广《陕西省农房设计图集》,狠抓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18年,全省完成投资247.21亿元,行政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3.7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28%,自然村通动力电率达到98.84%,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98.37%,创建了144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加强城市建设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作为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推进地下管廊、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西安、延安2个省级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建项目47个、总长度45.18公里,竣工项目19个、总长度41.64公里;西咸新区国家级海绵试点城市完成投资24.92亿元;宝鸡、铜川2个省级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6.66亿元,竣工项目66个,在建项目14个。扎实推进西安、延安、宝鸡“城市双修”和西安、延安城市设计国家级试点,积极开展了城市设计、“城市双修”省级试点,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对18个县给予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加强城镇污水垃圾运营监管,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5%,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9.6%,城镇污水处理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五位。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扎实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实现城市主要河流“长治久清”奠定了基础。加快排水防涝补短板项目建设,强化汛期房屋安全排查整治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应急保障能力。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向国家推荐申报8个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提请省政府命名5个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命名了85家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
小城镇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持续把“两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镇村建设管理,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2018年,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118.3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47.93%;31个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43.6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45.37%,21个省上跟踪指导考核市级重点镇发展势头良好。文化旅游名镇旅游年吸引游客2875.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42.23亿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6万余人,吸引回乡创业人员3.1万人。实施“两镇”建设以来,35个重点示范镇累计建设道路367.02公里,垃圾、污水处理场71个,文体中心(广场)59个,医院敬老院54个,小学、幼儿园、初中全覆盖,11个镇建成高中,镇平均垃圾处理率92.3%,污水处理率82.3%,绿化率35.34%;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成传统街区29条,4A级景区达到13个,3A级景区达到18个。目前,全省三分之二的重点示范镇成了县域副中心,文化旅游名镇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两镇”已初步成为我省乡村振兴排头兵、城乡融合桥头堡、脱贫攻坚助力器、人居环境新标杆,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提升了镇区群众生活水平。“两镇”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的经验做法被住建部推广。
加快转型升级
建筑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
坚持加强对本省企业扶持与筑巢引凤“两轮驱动”,将102家优势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对象,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水平,2018年,全省有10家建筑企业晋升特级资质,特级企业累计达到29家,总数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坚持上门跟踪服务,引进中建安装西安公司、虹桥国际西安公司、安徽水利等5家央企和省外优势企业在陕落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和个人的资质资格业务办理由“纸质材料申报”变为“网上集中统一受理”,并将10个行政审批事项、5项专业承包许可事项分别委托(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各市(区)、直管县住建部门;推行建筑工程领域注册执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各类注册证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电子化,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办事成本。组织开展了全过程咨询试点,推动工程咨询服务与国际工程管理模式接轨,为我省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率先在全国取消了劳务企业资质,鼓励支持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努力破解制约建筑企业用工的难题。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中介服务行为专项行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了“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2018年,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7120.15亿元,增加值2553.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10.4%。
优化营商环境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
加强顶层设计,先后研究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优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措施十七条》《关于推进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的实施意见》及区域评估、联合竣工验收等政策文件,通过流程再造,取消不必要的审批事项10项,调整合并审批事项38项,平均申报材料由原来的70项精简至目前47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均用时由改革前的523个工作日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修改完善考核标准,降低审批用时分值占比权重,突出工作推进情况考核,促进相关政策尽快落地;现场调研督导渭南市、延安市两个国家试点城市的同时,对12个市(区)进行了全面检查指导,坚持每季度按时收集汇总,了解掌握各地工作推进情况。各市(区)设立了项目审批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统一接件、内部流转、并联审批、统一出件”,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尽快落地。西安市、延安市、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上线运行,实现了网上受理、实时流转、并联审批、共享交换、全程留痕、跟踪督办、实时监管。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反馈,我省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指标位居全国第二位。
狠抓安全生产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安全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认真开展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自觉开展排查整治,切实整治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问题。2018年以来,全省共开展执法检查2598次,检查工程项目6721个,下发整改单3102份,下发行政处罚书146份,实施信用惩戒37起,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2起。始终把文明工地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文明工地评价标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发挥文明工地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把创建对象由单个工程项目向城市区域性群体工程转变,由地上向地下延伸,不断扩大创建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2018年对35项工程授予了陕西省建设工程长安杯奖,对266个项目授予了省级文明工地,有7项工程获国优工程“鲁班奖”。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开展了两次全面督查,对存在问题较多的9个项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8年,全省共考评企业556家,考评项目106个,涉及“三类”人员5244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做好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建筑施工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党建引领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逐级夯实了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精神,扎实开展了“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坚决反对和纠正“四风”,为贯彻“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抓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的落实,党的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了有贪必肃、有案必查,营造了廉洁从政、依法履职的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