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地学是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谈旅游地学发展
2019-02-25 来源:中国矿业报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新一届改选大会暨学术报告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作为特邀专家代表,以“发展旅游地学是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题做了精彩演讲。
赵文津院士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因完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并获得多项重大发现,荣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借着此次会议的间隙,《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了赵文津院士。虽然赵文津院士已88岁高龄,但是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或许是多年从事地质工作的缘故,他对旅游地学有着特殊的情结,谈起旅游地学更是给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
《中国矿业报》:当前,我国已进入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旅游地学如何更好地服务和支持生态化发展?
赵文津:旅游地学是我国实现生态化发展的核心内容。17世纪以来,世界掀起了工业化高潮,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不是某一些技术,而是带领人类进入工业化新时代,从中我们也享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但是,工业化带来的全球生态问题也愈加凸显,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极大浪费等倒逼人们反思:不能再这样任其发展下去了,人类不能因为发展而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只有地球才能给我们带来生存发展的条件。因此,我们要爱护好地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生态化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21世纪,全球工业化国家已进入新的生态化发展阶段,我国也开始了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以,我们必须把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放在首位。旅游地学对我国生态化发展很重要,它是生态化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大力发展旅游地学。只有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新的持续发展。
应当说,当前世界范围内生态化发展是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绝不是要倒退到自然经济状态,只守绿水青山,不要工业化,不要利用各种矿物材料和能源矿产了。矿物材料,包括能源材料,还是要大力开发的,不过是要在开发过程和最后余下的空间利用方面,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中国矿业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动力。旅游地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何作为?
赵文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旅游地学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机遇,要充分利用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父母、爱家乡、爱生育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这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爱国思想的基础,因为国家正是由我们无数个家乡组成的。
一些中国人虽然已在国外生活多年,并有子孙后代,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根还是割舍不下。例如,泰国两位前总理他信和英拉曾到我国广东省寻根;菲律宾前总统玛丽亚·科拉松·科明昂科也没忘记到中国寻根。再看一看我国每年春运期间,几十亿人次的流动迁徙,这也是一种情怀的表现。所以“爱父母、爱自己家乡、爱生育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根”决不能丢,这也是维系我们民族的一根牢固的纽带。
热爱家乡,就更应该加深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了解家乡的山川地貌,认识我们的国土特点。所以,要从发展旅游地学、深化认识自己家乡和养育我们的这块土地出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千万不要把这样重要的活动简简单单地理解为吃喝玩乐,陷入低级化、庸俗化的误区。
《中国矿业报》:旅游地学与其他旅游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融入科普元素。那么,如何通过发展旅游地学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赵文津: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地学,把科学知识融入游玩之中。当前,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最现实的途径,并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有些地方旅游业的收入(包括地质公园的收入)已成为当地主要财政收入。
我们发展地学旅游是要把游山玩水的娱乐活动与深刻认识乡土、国土的特征结合起来,以加深对乡土、国土热爱。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活动引领和推动地学旅游的发展,而提高科学水平是关键因素之一。
多年前,德国总理访问桂林参观岩溶景观时,曾问陪同的当地市领导,岩溶发育的地层是什么时代。这位市长大吃一惊,他不知道地层也有年岁。后来,通过询问岩溶所的同志,才知道地层都有形成时代,发生岩溶景观的地层有生成年代,后来的岩溶化又有不同的演化过程。我们参观岩溶区时听得最多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等神话故事。今后不能总是停留在这个层面,要增加科学内容,如岩溶地层的性质、岩溶是如何形成的、岩溶形成时反映的地质环境变化、如何正确地在岩溶地区求得绿色发展……
当前,大自然还有许多现象人们还未能说清楚,如大庆有一个冷洞,山西宁武也有一个冷洞,为什么炎炎夏日地下浅处却成了冰冻世界,且规模还很大;又如怪坡,也是在许多地方发现,还建成旅游点,旅游时大家走来走去研究其道理,但却说不清楚;还有许多热泉的存在,特别是一些温泉地带,大家在欣赏和旅游之余,总要问许多问题,许多服务人员都不能回答清楚,所以必须加强学习,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提高地学旅游的档次。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是国民教育之本。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是很辉煌的,但是近400年以来,中国人对世界科学知识的贡献太少。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时光中,学的数理化、史地生六大基础学科知识,有哪几条是中国人归纳提出的?诺贝尔科学奖我们也没有几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外国人推荐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提出来的,但是这都是技术而不是科学范畴的内容,其所需的指导理论基础还是外国人研究的。英国人李约瑟写了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探讨了这些问题。所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列刻不容缓的要求。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推动这一伟大的事业。
提高地学旅游的科学水平和趣味性是旅游地学的核心和关键。我们现在各种活动的功利色彩太重,一些学术部门也功利化得很,要增加教育成分。但是,也有一些有科学内容的景点不够突出。延庆旅游部门把区内恐龙的脚印进行景观化,使游客一听就明白,就感到十分有趣,这样的做法很具有启发性,要把景观知识化、趣味化,寓教于乐。他们还规划建设了百里画廊、燕山顶峰以及农家菜馆等,我也都感受过,不过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资源,不断充实和提高景区质量。
总而言之,旅游地学必须要为创新驱动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通过发展旅游地学让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