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全国各地2019年的卖地收入或将再创新高。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中国50大城市合计卖地收入达4.1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并刷新历史纪录。
2019年房企新增土储金额和面积均有所提升。2020年1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1-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新增了中海、融创。而万科、碧桂园、保利拿地金额位于前三名。
2019年,房企拿地稳中有升,头部房企拿地的势头持续强劲。榜单显示,TOP10企业2019年拿地总金额为9702亿元,占TOP50企业拿地总金额的43.3%,同比略增。TOP50企业拿地总额为22391亿元,同比增长34.8%。
50城卖地收入超过4万亿
“50大城市卖地收入超过4万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8年,50大城市卖地收入为3.74万亿元,占当年全国卖地总收入的61%。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有14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千亿元,比上一年增加8个。卖地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城市则有32个,比上一年增加7个。杭州和上海继续蝉联卖地排行榜冠亚军,分别获得土地出让金2787亿元和1942亿元。苏州则从2018年的第五位升至2019年的第三位,获得土地出让金1792亿元。
部分城市采用了“薄利多销”的方式。比如杭州,2019年出让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加了32.54%,但其土地出让金只同比增长11.47%。广州更甚,出让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加了53.55%,但其土地出让金只同比增长8.06%。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持续居首,中西部关注度持续提升。1-12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3647亿元,位居四区域首位;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持续升温,成为房企土储布局的重点区域,TOP10企业拿地面积高达10186万平方米,位居四区域第一位。相较2018年,仅长三角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房企拿地区域性显著。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是房企拿地重点区域,部分城市土地成交增长势头强劲。2019年1-12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总计成交16509亿元,同比上升20.19%;规划建筑面积TOP10城市成交36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7%。
其中,杭州以2765亿元的成交总价位于榜单首位,上海和广州分别以1992亿元和1865亿元的成交总额占据榜单第二、三位。规划建筑面积方面,武汉以4387万平方米稳居榜首,杭州和昆明分别以4135万平方米和3892万平方米紧随其后。
值得关注的是,成交总价TOP10城市中,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增速分别为4%、1%,增速明显放缓,二线城市增幅普遍较大;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中占据榜首的武汉较去年同期下降5%,杭州、昆明、广州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了48%、58%、54%。
TOP50房企去年拿地总额增超三成
从2019年全年来看,头部房企拿地的势头持续强劲。榜单显示,TOP10企业2019年拿地总金额为9702亿元,占TOP50企业拿地总金额的43.3%,同比略增。TOP50企业拿地总额为22391亿元,同比增长34.8%。
2019年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较2018年增加2家。其中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名。万科以16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继续蝉联首位。碧桂园则以1303亿元锁定第二名,保利以1166亿元稳居第三名。中海、融创分别以1034亿元、1000亿元位列第四、五名,拿地金额增速较快。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融创的拿地金额不超400亿元,排名19位,到了2019年排名大幅提升。与碧桂园、万科同为销售额前三名的中国恒大,则以拿地金额437亿元位列榜单第17名。
据亿翰智库监测,碧桂园全年新增土地中,超过30%位于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可见,碧桂园做出两手准备,深耕三四线的同时,不断加大一二线城市布局。
另据中指研究院观察,2019年12月,保利在土地市场表现也不俗,5天内以134亿元在广州获取多宗土地,又分别于佛山、中山、泉州、福州、武汉等城市获取多宗土地。
在拿地面积上,据中指研究院榜单显示,2019年1月-12月,碧桂园、绿地、万科拿地面积位列前三名。碧桂园以4253万平方米拔得头筹,绿地和万科分别以3577万平方米和2996万平方米分列第二、三名。
2019年,房企一边拿地,一边捂紧钱袋子。对此,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2019年负债率过高的房企渐渐被动减少甚至暂停拿地动作。此外,2016年-2017年的地王项目在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销售困局,也让房企拿“地王”的冲动锐减。针对2020年的土地市场,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的预测是拿地不急,全年都是“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