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调查 > 邹德秀:未来的工农业综合文化(6)

邹德秀:未来的工农业综合文化(6)

发布时间:2020-01-20作者:来源:

  三、由工业文化走向工农业综合文化
  农业文化正在被工业文化所代替,而工业文化的发展本身也露出它的不合理性,它像农业文化一样,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但最终将被更合理的新文化形态所代替,这就是未来的工农业综合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要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①在《反杜林论》里,恩格斯又说:“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乡村的分离的条件”。②三大差别的消灭,则意味着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差别的消失,工农业综合文化的形成。
  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工业后社会”理论,其论证资本主义永恒性方面是错误的,而其对未来社会的分析还有可取之处。例如由地方自治代替集权制;以生态上的合理代替对生态的破坏;以灵活的分散的小批量生产代替大批量生产;以城乡的合理布局代替城乡分离;以人的全面发展代替严格的分工;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代替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冷漠等,这些既有工业文化的特点,也有农业文化的特点。
  根据对工业文化所存在弊端的分析,未来的文化,可能是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的新的综合。这种想法虽然有黑格尔的“正、反、合”的三段论之嫌,但如果发展确实是那样的话,也是无法回避的。
  关于“新的综合”的思想,本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汤因比和日本的池田大作曾以对话的方式发表过意见。
  池田说:“城市中的工业自动化正在发展,可以预料工业劳动人口将会减少。这样大概可以设想,以前由农业转化向工业,由农村集中到城市的人口将发生逆流现象。这就是说,工业人口减少,农业人口重新占据多数,这个推测大概是可以成立的”。“作为今后人类文化的潮流,恐怕不能只单方面地考虑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这一个方向。可以考虑从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或者至少是向工农业并立的社会转化的方向”。
  汤因比说:“你说的转换,不仅对农业,对解决现在的城市人口问题也是很理想的。产业革命以后,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所谓发达国家里,大部分人口都被从农村吸收到了城市,这是一个社会灾难。因为在城市的工厂和公司工作,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和谋生的手段,比起农村的农耕和畜牧来,在心理上的满足感更少得多”。
  关于向工农业综合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的一体化问题,可以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期的一些变化中看出端倪。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二十年来出现了一种“反城市化”的新趋势。如果说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过程,那么反城市化则是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向农村分散的运动过程。这表现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