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局长王桢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新增供应20万套租赁住房以及20万张床位,要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机制,进一步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加强主体管理、租赁房源核验,强化租金押金监管等。让新市民、青年人、各类人才在上海实现安居和宜居。
1、租得到:总量提升
上海有多少人租房?据统计,本市租房人口约1000万,占到常住人口的40%。本市户籍人口约10%、非沪籍常住人口约85%有租赁居住需求。
王桢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大力增加租赁住房供应,预计新增供应20万套租赁住房,共150个项目、1000万平方米。同时,还有20万个床位的宿舍型项目形成供应。
2、租得稳:政策完善
发展租赁住房,需要从顶层设计切入。王桢表示,上海将加强价格监测、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社区服务,不断完善本市租赁住房的政策体系。
要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机制,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推进租赁住房相关法规政策制订,依法加强对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高租赁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和处置力度。将租赁住房小区的公建配套、社区管理也一体纳入属地基层治理的范畴。
进一步完善规划土地政策支持。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结合五个新城规划建设,促进集中选址的新建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有效供应。
租赁住房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影响市场投入的主要因素。王桢表示,租赁住房将探索通过银行信贷、保险资金等,降低融资成本,延长融资期限。
对合规的商业办公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的项目,落实水、电、气、网等公用事业享受民用价格的政策。鼓励市、区两级国企要带头。
整顿市场秩序也再次被强调。王桢表示,上海通过租赁房源核验、规范房源发布、优化网签备案、强化租金押金监管等,全力维护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租得好:结构优化
上海市民想要住什么样的租赁房?据调查,租赁对象期望租住房屋以小户型、基本装修的公寓为主。目前,上海正加快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去年,上海专门编制了《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导则》,强化中小户型供应导向,倡导“小房型、大空间、悦生活”的集约化理念,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的智能租住社区。
比如,张江国际社区租赁式住宅具有“围合式”特点,增加了社交活动的空间。还设有阅览室、健身步道、会客厅,功能齐全。
4、租得近:布局合理
调查发现,78%的租赁群体希望单程通勤时间小于1小时。其中,青年群体偏好半小时以内的通勤时间。
王桢介绍,本市发展租赁住房更要体现“职住平衡”的要求。新增租赁住房布局,向五个新城、产业园区周边、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内、人口导入区域倾斜,切实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宜居性。
上海拿出的152幅、1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租赁住房用地,半数分布在中心城区及轨交站点周边,80%辐射周边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商业商务区等租赁居住需求集中的区域。
比如,华润有巢国际公寓社区周边是创业园区、高科技园区,地处泗泾,地铁九号线直接连接松江新城、漕河泾、徐家汇。
为青年人才解决好住房问题的同时,还有一批为城市运行提供基础服务的人员:环卫职工、快递小哥、家政人员、公交司机……他们的住房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去年的“上海民生访谈”中说到,去年下半年起,上海公租房试点拆套使用、筹集宿舍型房源,针对一线务工者,新增“一间房”“一张床”供应。如今,一年过去了,承诺兑现了吗?
王桢表示,截至目前,本市公租房已拆套供应5200多张床位,约2300名公共服务行业一线职工及家属已正式入住,分摊下来“一张床”的租金约为500到800元。今年,还要拆套供应,新增1万张床位,外环内要占到60%,重点在中心城区安排。
安居才能乐业,为了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家政人员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在这座城市有一个温暖的家,本市房管部门拿出了“拆解”的智慧。降低了居住成本,使一线务工人员在上海可以体面工作、体面居住,拆出空间、留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