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管部门自7月下旬发起“垃圾分类街镇观察”项目,持续深入挖掘并总结推广基层垃圾分类治理好模式好方法。8月2日,“垃圾分类街镇观察”项目来到荔湾区海龙街道,活动中,荔湾区海龙街道及沙面街道、天河区天园街道、海珠区海幢街道、番禺区洛浦街道5个街道分享了各自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
据介绍,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上述5个街道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有的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有的把垃圾分类箱桶点变“景点”,有的则成立督查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垃圾分类“妙招”迭出,让许多参与活动的单位代表感叹受益匪浅。
荔湾区海龙街道
样板小区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
海龙街道地处荔湾西南端,面积为9.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万人。由于街道辖区大部分位于城乡接合部,垃圾分类规范难度大。在此环境下,海龙街道迎难而上,在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海龙街道坚持从物业小区抓起,树立小区典范,以点带面,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以江北社区为突出亮点,始终坚持将垃圾分类观念“内化于民心、外化于民行”的原则,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新风尚。2017年7月,以江北社区保利紫林香苑小区为试点的“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开展创建工作,并荣获“广州市垃圾分类标杆社区”称号。
同时,海龙街道运用智能设备,“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以样板小区为试点,实施智能化管理,引进第三方企业,在全街样板小区配置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旧衣物回收箱、智能回收箱等系列。此举可提升居民分类投放的便捷性和分类回收的高效性,实现信息实时上传,同步处理。
此外,海龙街道垃圾分类指导中心通过建立数据库,以数据支撑分类工作开展。街道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工作方针,落实责任主体,从源头抓起,让居民在家按照“干”“湿”自行分类,到物业保洁人员每天两到三次分类收集,再到垃圾中转站二次分拣,分拣后的厨余垃圾经由环卫站专车收运至街道厨余处理基地进行生化处理,实现厨余垃圾不出街。
荔湾区沙面街道
投放点美如风景画让人不忍乱投
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沙面街道逐渐形成了具有沙面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在2021年广州第一季度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中,沙面街道排荔湾全区第一,是全市考核中荔湾区唯一一个“优+”等级街道。
针对沙面旅游文化景点的特点,沙面街道专门对垃圾分类箱外观进行设计,打造欧陆园林风格的垃圾分类箱,以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让垃圾分类箱也成为一道风景线,努力营造出园林美景干净整洁的良好氛围,让人不忍乱投乱放。
天河区天园街道
念好“五字诀”垃圾分类迈上新台阶
天园街道念好“谋、督、考、严、合”的“五字诀”,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探索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五字诀”分别代表着:统筹推进靠“谋”;常态管理靠“督”;巩固成效靠“考”;落实责任靠“严”;凝聚力量靠“合”。
天园街道主动将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城市更新九项重点任务,实行包括工作队伍建设、宣传、管理、督导巡查在内的“四个常态落实”,并配套制定六项工作机制,从督导、讲评、宣传、管理、培训和激励角度促成垃圾分类工作见实效。
天园街道从执法部门抽调5人成立垃圾分类督查专班,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每日随机对71个生活小区及65家单位开展抽检。天园街道还在全市、全区考核基础上,增加街道本级“半月考”,细化考核评价指标15项,制定了“天园标准”。
番禺区洛浦街道
“垃圾分类新时尚宣讲团”巡回宣讲
洛浦街道位于番禺区西北部,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约30万人。面对超大面积和大规模常住人口的实情,街道在今年5月10日组建了“垃圾分类新时尚宣讲团”,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垃圾分类新时尚宣讲团”按照“六进”要求,进机关、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进商铺和进广场公园开展垃圾分类宣教工作,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示范性的垃圾分类巡回宣讲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提高村(居)督导员、物业公司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督导成效,共同营造“人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人人动手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宣讲团还运用生动实例、互动小游戏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运用,切实增强了宣讲团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
海珠区海幢街道
在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中探索垃圾分类实践创新
海珠区海幢街道依托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探索垃圾分类在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中的实践创新,在提高分类准确性、投放便利性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上下功夫,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海幢地区居民群众的好习惯。
海幢街道在“1(党工委)+14(基础网格)+N(重点网格)”基层治理网格化结构模式下,在每个网格内由“班子成员+网格第一书记+网格长”组成网格决策“三人组”,在垃圾投放点选址建设、垃圾分类专题调研等工作中起指挥调度作用。社区专职、科室人员、社区民警等8类人员组成的网格专业团队全力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调解等工作。
海幢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党建网格化指挥中心枢纽作用,依托街道—社区两级信息互通工作群,垃圾分类问题通过社区网格直接交办挂点科室解决,最大限度提升网格“呼应”效率。将垃圾投放点改造成点位硬底化、有遮雨棚、洗手台、洗手液、灯光照明、语音提示等设施设备的一体化装配式投放亭。各物管小区也逐步建立垃圾房、大件垃圾临时存放点等设施,增加垃圾收运车实现专车专运全机械化作业,逐步迈向网格化、机械化、精细化管理。
专家点评
广州街镇垃圾分类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广州城市矿产协会秘书长李志红表示,五位街镇代表分享的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各有特色,成绩明显,十分值得总结推广。
李志红强调,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十分重要。在硬件建设方面,李志红认为有三个层面。首先,垃圾分类投放点等硬件设施需要干净整洁;再者,硬件设施要有“文化”,达到大众审美需求;更高层次方面,硬件设施需要结合地域特色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建设。而在“软件”方面,他认为,宣传垃圾分类应强调受众参与性和互动性,大众更易于接受以讲故事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
从五街镇代表的分享中,广州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江发现,生活垃圾分类优秀街镇的共同特点是在党建引领、责任落实、督导宣传、制度常态化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他鼓励街镇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辖区实情,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分类,创新做法。他希望街镇单位能够在源头减量方面再加把劲,并根据自身走访经历,举例分享了部分行政区在源头减量方面的优秀案例。
《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规定每年8月第1周为反餐饮浪费周。活动中,各单位代表们倡议,反餐饮浪费也是促进源头减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市民反对浪费,节约粮食,希望垃圾分类基层工作者投身垃圾分类实践,以身作则杜绝餐饮浪费,为促进源头减量目标走向新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