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驱车前往新晃侗族自治县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收集点,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彩色的环保宣传墙画令人赏心悦目……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感受到的是村民们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和现代农民的新风采。
近年来,新晃侗族自治县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统揽,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为新晃人民提供了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
精心策划,绘制侗乡农村垃圾治理蓝图
来到新晃波洲镇柳寨村,干净的水泥村道上看不见一点垃圾,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了“门前三包”责任牌、放置了垃圾桶,在村里的显眼处还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亭。爱护环境卫生,已成为柳寨村村民的共识。
新晃波洲镇柳寨村,目之所及路面干净整洁,看不见一点垃圾。
“以前有人会顺手把垃圾扔在路上、河里,还需要村干部劝导,现在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自己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连几岁的小孩子也养成了好习惯。”谈及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蒋连君满脸笑意。
“每家每户会先在家里把垃圾做好分类再投放到统一的垃圾收集点,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柳寨村党总支副书记潘勇境告诉记者,随着“颜值”的提升,来村里垂钓、野炊、采风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来源于该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开展。
在柳寨村,处处可见环保宣传标语。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破解治理过程中垃圾量大面广、分类难见实效、处理难度大、运输成本高等痛点堵点?如何在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改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对此,新晃侗族自治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让一个个痛点、堵点、难点变成了亮点。
2017年,该县聘请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17—2030年》,精心绘制侗乡农村垃圾治理蓝图,对县域11个乡镇近20万农村人口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系统规划。
同时按照县里主导、统筹布局、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垃圾处理工艺先进性、垃圾转运前先压缩、“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等原则,全面推进新晃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专业化、运作模式市场化和专项治理常态化。
精准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垃圾治理目标
⠼fontface="宋体">“以前这里臭气熏天,各种垃圾都堆放在这里,隔几里路都闻得到味道,村民苦不堪言。”提起扶罗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前的模样,该镇副镇长姚茂然仍记忆犹新。
随着2018年扶罗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此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也得到了有效整治,建坝、归集、整堆、铺膜、覆土、补绿全面规范建设到位。
如今,这里芳草萋萋,绿意盎然,自然生态恢复良好,已完全看不出曾经的“垃圾史”。
扶罗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前后对比。
点多、面广、分散,这是新晃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特点。如何才能让美丽乡村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新晃住建局结合当地实际,反复研究学习《湖南省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技术指南》,在全面按规划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出了非正规垃圾点盆景式治理方案,把17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按照自然生态恢复、开挖转运治理、就地封场生态恢复三种方式,分三年实施完成。2018年完成黄阳、比足、天堂、晏家、偏洞、龙寨6个点开挖转运治理;2019年完成茶坪、贡溪、寿里3个点开挖转运治理,扶罗、凉伞、牛场3个点就地封场生态恢复治理,红星1个点自然生态恢复治理;2020年完成天雷、碧朗2个点开挖转运治理,米贝、波洲2个点就地封场生态恢复治理。
通过了第三方环评验收认可,获得住建部第三方检查、省住建厅第三方检查、市住建局乡镇建设科的一致好评。
同时全面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配套建设。2021年财政投资695万元,新建步头降垃圾中转站1座,村级集中收集点2000余处,垃圾分类宣传亭137座,垃圾桶5500只,拆除原建垃圾围2000个,与已建成的6座垃圾中转站共同构筑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全县农村13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
精细运营,推进现代农村垃圾治理成效
收集有点、转运有车、处理有场。近年来,新晃不断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构建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模式,着力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推进现代农村垃圾治理出实效。
“户分类”,分类减量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减量,如果源头环节没有打通,那么实现垃圾减量化目标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我们直观地把垃圾分为容易腐烂的、可以卖钱的和污染环境的三类,进而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蔬菜水果类垃圾。”新晃住建局农村垃圾治理负责人介绍,对于可回收的垃圾,村民可以就放在家中,会有人上门收购;不可回收的垃圾就扔进垃圾桶集中处理,蔬菜水果类的厨余垃圾则就地沤肥解决,实现源头减量。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投放亭。
“村收集”,连片收集全域保洁。加大村级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每村按照200人左右的自然寨设置一个生活垃圾收集点,每个点摆放2至4个垃圾桶;加大村级保洁员数量和管理,全县村级保洁员1731人,平均每村超12人,每人每年工资7200元。
“我上午送小孩去幼儿园了就来打扫,现在大家都很自觉,不像以前,所以打扫起来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唐双凤是晃州镇柏树林村的一名保洁员,主要负责家门口的主干道的清扫工作。
柏树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介绍,目前该村共设置了13个垃圾收集点,清运车每三天来清理一次。同时安排保洁员分时段分区域打扫,实现清扫保洁常态化。
伴着冬日和煦的暖阳,记者漫步于柏树林村的乡间小道,处处呈现出“环境优、庭院靓、乡风美”的新风貌。
扶罗镇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正将之前在地坑内进行压缩处理后的垃圾转运到车上。
“镇转运”,高效转运日产日清。大力推进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采取先易后难、建一个站运行一个站、治理一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策略,先后投入810万元完成5座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和2座农村垃圾中转站提质改造,投入750万元购置压缩垃圾收集车13台、垃圾转运车4台,投入500万元治理17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在扶罗镇垃圾中转站,一辆压缩转运车正缓缓驶入站内,工作人员姚茂甫则通过操作机器,将之前在地坑内进行压缩处理后的垃圾转运到车上。
中转站的建立实现了垃圾大比例压缩、大容量转运,极大提升了垃圾清运速度,降低了垃圾运输成本。“使用了压缩垃圾转运车之后,垃圾转运的效率提高了五倍以上。”姚茂甫介绍。
“县处理”,无害处置长效可行。解决垃圾问题最终要着眼于垃圾的利用,能否实现无害化处理,关系着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该县投入1500万元进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二期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和进场道路建设,让农村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
据统计,截止2021年11月底,该县全面完成13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如今,穿梭于新晃乡村,一幅宜居宜业、环境优美、民风纯洁的乡村振兴田园画卷已徐徐展开。未来,该县将坚持责任不松、标准不降、干劲不退,进一步增强农村宜居性,提升村民幸福感,让环境更宜居,让农村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