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事件报道 >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5-26作者:admin来源: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行动指南。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是勇于理论创新的党,也是善于理论创新的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这个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科学指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百年来,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真理光芒、彰显真理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胜利,之所以能够把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团结和组织起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同实际结合,同群众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具有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百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运用于解决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不断总结新经验,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原理性创新,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必须牢牢坚持、全面贯彻。

  当前,我们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征程上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继续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原文链接:http://zfcxjw.cq.gov.cn/ztzl_166/dsxxjy/xxyt/202202/t20220224_104329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