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映问题到解决,只用了1天时间,我家附近的路灯就重新亮了,晚上带孩子出去更安全了。”近日,河南省济源市市民范桂香切身体会到了城市管理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聚焦城市管理“细枝末节”,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济源积极探索实践数字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有益尝试。
1623个单元网格全方位捕捉城市漏洞
路灯损坏了,井盖有破损,违规占道经营……很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问题,现如今都可以通过济源数字城管平台得到有效解决。
日前,济源数字城管中心信息采集员周哲在湨河附近巡查,发现湨河两岸的步道、街头座椅等公共设施存在损坏现象。他迅速拿出手机,将损坏部位拍摄下来,并第一时间将信息上传到济源数字城管中心系统平台。
在巡查中,周哲顺手把“落单”、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停靠在指定位置。“发现力所能及的问题,我们一律自行处置,不能处置的按照要求及时上传信息。”周哲笑着说。
“信息采集员犹如‘行走的摄像头’,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全方位捕捉城市管理漏洞,让城市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济源数字城管中心主任李红梅说,按照数字城管国家标准,济源共划分1623个单元网格,实现了城区大街小巷、社区公园信息采集员全覆盖。
同时,济源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出台了济源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志愿者奖励办法,将市长热线系统与数字城管系统对接,积极开展“拍图有奖”活动,引导市民通过“济源数字化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平台、12345市长热线等平台反映问题,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提高案件办结效率
走进济源数字城管中心,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监控屏幕播放着大街小巷实况,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信息采集员将问题反馈到平台后,我们会将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转批到相关责任单位处置。”工作人员刘晓杰说。
据了解,数字城管通过信息化平台,将采集的城市管理问题按照其责任主体进行分类交办,并要求责任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我们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办理时限,实时监督各责任单位关于转办问题的办理进度,把限期完成纳入每月考核,要求一般问题当天处置办结,公共设施维修等相对困难的问题在3到5天内完成,全面提高案件处置效率。”李红梅说,案件上报、转批、处置、办结等环节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为了提高案件办结效率,济源延伸管理“末梢”,建设“处置通”子系统,将案件逐级派发到一线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一线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案件查看、处置和反馈,实现移动办公。
多部门通力协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河苑街与沁园路交叉路口向东120米路北,人行横道桩倾倒,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近日,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反映城市交通设施问题。
接到反映后,济源数字城管中心向信息采集员核实,核实通过后,将案件转批到相关职能部门处置。
城市管理涉及范围广,涵盖市政管理、园林绿化、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等方面。数字城管串起了这些部门,形成了线下线上有机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我们与创建办、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联合,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机制,以管理促成效,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李红梅说。
据统计,济源数字城管中心每年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0万余件,办结率99%,按期办结率95%,在城市管理和品牌创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6.08侯琪琳许利波
上一篇:我省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
下一篇:河南省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