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村镇建设 > 垃圾不落地 家园更美丽 ——宁夏隆德统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见成效

垃圾不落地 家园更美丽 ——宁夏隆德统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2-12-10作者:admin来源: 宁夏住建厅

  

  隆德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总面积98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共98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总人口13.1万。长期以来,隆德县按照“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建立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实现了“村收集、区域处理”的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目标。2020年,隆德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发挥网格作用动员群众参与

  隆德县修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办法,将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划分为13个一级网格、104个二级网格、1247个三级网格,整合生态护林员、巡河员、公益性岗位人员1931名,组建稳定的乡村保洁员队伍,形成定人员、定网格、定时限、定标准的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机制。

  为常态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9年以来,隆德县投入资金2840万元,用于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收运处理设备购置;新增保洁员597名,新建15座村级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购置垃圾分类箱、垃圾收集箱、环保垃圾箱1万个;配备垃圾压缩装运车4辆、垃圾箱1000个、小型钩臂车8辆,确保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四美”标准,隆德县分别围绕“环境美”“村庄美”和“田园美、庭院美”为村干部、保洁员和农户打分(积分)。农户卫生评比结果以“红黑榜”形式公示,增强群众维护村庄公共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当地还按照“整县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原则,推进有机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协同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使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不断扩大。

  为充分展示全县垃圾治理成效,隆德县每月对乡村环境卫生开展督查评比,对排序前三名的乡镇和行政村补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对排序后三名的行政村予以处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建立联动机制实施积分奖励

  隆德县积极开展乡村清洁行动,按照“一月一主题”,清单式开展春、夏、秋、冬环境整治“战役”,重点围绕全县12个农贸市场、2350座粮场、13个乡镇、98个行政村及生产企业周边拆迁合并的45个自然村(组)房前屋后,堵住卫生死角,实现“长治久净”的工作目标。

  为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当地建立了由户、村、乡、县四级联动联建联管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分类治理模式,为58个行政村建设了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分类积分制度。

  按照“金属类、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废纸类”五大类别,隆德县用好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引导群众将可回收垃圾送至此处,依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分管理平台,设置电子积分卡。农户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获得积分,用以兑换生活日用品,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

  标识设置清晰垃圾无需落地

  为科学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转,隆德县合理确定垃圾类别,规范设置清晰醒目的垃圾分类标志,使农户能够利用双色垃圾桶完成户分类,从垃圾治理源头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保洁员每天定时上门收集垃圾,分类投放至村内环保垃圾箱,由县有关部门统一转运,切实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落实抓细。

  隆德县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基础设施配套,严格落实“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在垃圾收运过程中,实现“箱箱对接、箱车对接、车车对接”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直处模式,每年减量垃圾1.2万吨,节省清运费用60万元。

  同时,该县还争取到环保专项资金1484.86万元,在6个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渗滤液处理设备采购安装,设置完善标志标牌并投入使用,处理规模为30吨/天。

  形成工作合力统筹环境治理

  隆德县积极组织志愿者、村民和保洁员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引导村民开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文明如厕、垃圾分类等宣传教育,实现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机制。

  以村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隆德县积极实施清淤疏浚,抽排沉积污水,清理排水渠及河塘淤泥。目前,全县已完成10个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出水水质均达到一级A标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5%,出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垃圾不落地,家园更美丽。隆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因地制宜,继续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走向深入,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提升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5.27记者龚后雨通讯员王慧契薛宝忠


原文链接:https://jst.nx.gov.cn/ztzl/xczx/gzdt/202210/t20221028_38194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