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城市更新政策机制、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到2035年,具有河南特色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意见指出,增强城市活力,补齐设施短板,打造便民场所。实施旧商业街区改造升级,促进“食购游文娱展”有机融合。推动旧街区功能转换、产业转型、活力提升,引入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街、商业街等精品街区。以“一老一小一青壮”为重点,通过补建、置换、改造等方式,拓展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改造、增建一批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和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体育运动场所。
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县级城市及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地下空间,因地制宜推进综合管廊(沟)建设,实现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普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整合燃气、电力、通信、桥梁、综合管廊等设施的信息系统,实现全方位监测、及时预警、精确溯源、实时处置。完善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指挥统一、部门联动、运转顺畅、处置高效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