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城市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这个议题之下,做好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无法避免的路径。
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在成都举行,在川渝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研讨会上,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作了题目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主题报告,在随后的采访中,张广汉分享了自己对于城市更新做法的见解。
张广汉提到,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城市更新的方式目前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搬迁居民在原地重建,一种是就地保护并进行渐进式的微改造。我赞成后者,也是目前国家政策提倡的做法。相较而言,后者是更艰难、漫长,并需要更多力量协同的工作,也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更行之有效的方式。”
问题:
拆古建新的开发模式
让历史街区失去文化价值与真实性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整治提升的活动。进行城市更新的对象重点包括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补齐市政设施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治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存量资源、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以及完善交通功能等。
如今的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着什么问题?张广汉说道,过去的旧城改造和近几年的棚户区改造多采用的是“房地产开发方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文脉等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破坏。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仅剩下一两片风貌尚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此生活的居民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要助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可以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入手。张广汉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形态和象征,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承载地,最能代表城市特色。
通过调研,张广汉发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现存最典型的三个问题。
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年代久远,破损状况严重,安全性难以保证。
因人口增加、私搭乱建的原因,民居的采光、通风、取暖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满足,历史城区、文化街区的整体环境日益下滑。
属地政府由于缺少维修资金等原因,会将更新工程交给开发商或平台公司,在采取“拆古建新或拆真建假”的开发方式后,易造成历史文化价值和真实性的丧失。
保护:
留存原居民与古建筑
在保护中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多年以来,我国的许多城市进行了不少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从这些案例中,诞生了可复制于其他地区的工作模式与经验。
概括起来,可大致分为两种。张广汉说道,一种是有的地方采取“拆古建新或拆真建假”的开发方式,这种方式搬迁原属地居民后,在原址进行仿古建筑、现代建筑等的重新修建,后续再进行运营,重新聚拢人气。其二便是留存原来的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功能等进行完善,保留原有的建筑、街道布局,通过持续不断的微改造和运营,提升人气与产业发展能力。
“结合国际上的优秀案例,并从长远来看,第二种方式是更可取的。虽然它执行起来要更艰难、漫长,并需要更多力量来协同,却行之有效。”张广汉解释道:“城市更新实际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但不能因此就把百姓迁走,我们说历史文化保护,保护的除了历史建筑,还有百姓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俗、语言等地方文化。保护好后,我们再往里注入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等。久而久之,更新后区域的生命力就会变得更蓬勃。”
在主题报告中,张广汉提到了全国的许多案例,其中,“阆中经验”是他认为可以被其他名城名镇借鉴参考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阆中就开始了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前提下的城市更新。“属地政府没有资金一次性投入,就每年投入一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地方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居民也参与了进来。当改善工作开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对游客们产生了吸引力。大量的年轻人看到机会,愿意回乡创业,这让当地的产业得以多样化发展。因此,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