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新风 > 生活环境大变样

生活环境大变样

发布时间:2023-11-27作者:admin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三三两两,坐在大榕树下闲谈。走进广西南宁市的乡村,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南宁市近年来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推动“三师”下乡,补齐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改变乡风文明,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三清三拆环境整洁了

  白墙蓝瓦,坡屋顶,红窗框。艳阳下的马山县乔利乡兑道屯安静祥和。漫步村庄,只觉通透宽敞,地面无垃圾,村道无杂草。很多村庄过去常见的破旧房屋,在这里难觅踪影。

  “村子这几年大变样,如今环境整洁多啦!”村民韦仕中说,以前人们喜欢在房屋前搭建矮房子饲养家禽和牲畜,显得杂乱无章、十分压抑。

  变化从2019年开始。是年,南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各地对乡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开展“三清三拆”,即重点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兑道屯位于高速铁路沿线,属于重点整治村庄。村民投工投劳,70岁的老党员韦生连带头拆除自家老旧房屋,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带领村民共同整治村庄环境。

  据介绍,南宁市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级资金约5.77亿元,完成了12435个村屯基本整治。为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效,保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全市整合各级资金,新建及改造提升73座镇级、村级生活垃圾中转站及一批生活垃圾转运车辆、压缩设备和分类收集亭等配套设施。

  从“清洁美”迈向“整洁美”,如今走进南宁市大小村庄,道路干干净净,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乡亲们用废弃的砖头瓦片,砌筑起一个个小空间,空间内或绿意盎然,或鲜花盛开,装点着一个个静谧的乡村。

  “三师”下乡颜值提升了

  板伴屯是兰海高速公路沿线的一个瑶族村屯。人还未走进村里,远远地就被瑶族风情的大片房屋惊艳了一把。

  房屋外墙底色为浅土黄色。屋顶采用瑶族牛角屋脊搭配大坡顶,穿斗结构。墙裙用本地山石拼贴,细节灵感来自当地的传统服饰。外墙上,壮锦元素屯标格外醒目。

  板伴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当属村口的矮围墙。黑白电视机、石磨、土陶罐、玻璃瓶……过去沉睡在各家各户杂物房里的老物件,如今大大方方地晒到村口,与废砖旧瓦相伴,共同组成了别有乡愁韵味的风景线。

  “村庄的变化翻天覆地,过去杂乱无章,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三师’帮了大忙!”58岁的村民蒙玉武作为“老屯长”,率先响应“三师”设计,带头拆除自己圈养牲畜的牛栏,腾出空间让“三师”发挥创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如今美丽的瑶族山乡。

  “三师”指的是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从2021年起,南宁市创新开展“三师”下乡服务,组织212名“三师”以及135名技术队员下乡挂点,为乡村规划建设带去新思路和新技术,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帮助基层培养懂规划又懂建设的技术人才。

  邕宁区蒲庙镇的张村坡也在“三师”帮助下实现了华丽变身。规划师刘浏带领设计团队,与村民充分沟通,根据张村条件,围绕古榕树做文章,打造重要村坡景观节点;利用原有鱼塘水体打造亲水平台,采取“海绵乡村”技术将雨水收集过滤后汇入水体;设计富有特色且利于村民使用的“三微园”,塑造了独特的村屯景观。

  依托“三师”陪伴式服务指导,南宁市打造了352个特色村庄,改善了村屯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了农房特色风貌,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全市乡村整体风貌有了较大提升,形成了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

  村民自治乡风变好了

  夜幕降临,邕宁区那楼镇那楼社区小何坡,欢快的音乐在上空回旋,吃过晚饭的村民聚集在篮球场,妇女们跳起广场舞,男孩子们在打篮球。

  “过去村里哪有什么娱乐项目?村民们一有空就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没人打了,可以玩的项目很多。”小何坡村民理事会理事长何宏毅告诉记者。

  为了整治乡村环境,小何坡2019年年底成立村民理事会、文明示范理事会,依靠理事会、党员、能人贤士等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各方力量,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逐步形成理事会成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理事会组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几年来,大家齐心协力搞建设,拆除危旧房,打扫房前屋后,并申请到上级资金,为村里增加了环塘步道等设施,配套完善了排污管网系统及景观提升工程,不仅乡村环境改善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社会风气也有了很大变化。漫步小何坡,醒目的村规民约荷花墙和灰瓦白墙的房屋相映成趣。村规民约有四个板块,涉及遵纪守法、家庭邻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施行。

  “我们这里现在是个小小打卡点,镇上的居民都爱到村里来散步,周末来玩的人不少咧!”在荷花塘边上休息的一位村民说。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11.24记者陈飞燕通讯员肖志刚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311/20231124_7752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