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城乡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聚焦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和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形成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上海方案”。在推动上海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推动“五个转变”的系列办法。
政策撬动,推动建筑节能向“新三步走”转变
上海陆续制定出台了《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试行)》(沪建建材〔2019〕157号)《关于推进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联〔2020〕541号)等文件,为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政策基础,推进建筑节能从35%、50%、65%的“老三步走”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的“新三步走”迈进。通过明确资金奖励和容积率计算支持,并将超低能耗建筑作为商品房用地高品质建设竞拍内容,建立激励引导体系。
截至发稿时,今年共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面积260万㎡,“十四五”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1350万㎡。其中临港中心超低能耗酒店建筑(10万㎡)基本竣工。在区域发展方面,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一方面与各新城所在区联动,推动5个新城各建设一个超低能耗建筑集中示范区;另一方面,与各中心城区联动,落实了30个近零能耗建筑和5个零碳建筑试点。近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又印发了《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行动计划(2023—2025)》(沪建建材〔2023〕508号),提出下一步通过3年的努力,再新增落实600万㎡超低能耗建筑,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重点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中心引领、新城发力、重点突出”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空间格局。
标准先行,推动绿色建筑从单体向规模化转变
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强制实施绿色建筑建设要求,明确所有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截至目前,绿色建筑总面积达到约3.7亿㎡;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数量逐渐增加,二星级以上占比超过80%;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达到71个,共计786万㎡。全球最高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和全国最大体量绿色建筑国家会展中心均顺利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为超高层和大体量会展类建筑的绿色实践提供样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DGTJ08-2090,推动构建集建筑规划、交通系统、生态环境、能源资源、配套服务、运营管理、社会人文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体系。目前已成功创建26个绿色生态城区,占地72k㎡。虹口北外滩、杨浦滨江等抓住不同重点开展了绿色生态城区实践。
量质并举,推动建筑从单一耗能端向兼顾产能端转变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展改革、规划资源部门发布实施了《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联〔2022〕679号),提出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至少应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对可再生能源应用量和光伏安装面积进行双控,并对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标准作出了明确要求。提出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2030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5%。在新建建筑中强制推行太阳能光伏应用,要求机关、教育建筑、工业厂房安装面积不低于50%,其他类型公建、中高层居住建筑安装面积不低于30%。通过更高的电价补贴,推动实施建筑光伏一体化。启动建筑“光储直柔”应用技术导则编制,推进建筑用能模式转变。
分类施策,推动建筑节能改造从试点引导向规模化转变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规模化推进本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沪建建材〔2022〕681号),将建筑节能改造和装饰装修工程结合起来,把建筑节能改造纳入装饰装修工程的监管流程。根据一般类装饰装修、特殊类装饰装修、整栋特殊类装饰装修和历史风貌建筑装饰装修等不同类型,分别要求选择1至3项节能改造技术措施。在改造程度上,注重微改造,不强调改造后的节能率要求,而重点关注合理选择改造技术措施;在改造覆盖范围上,注重装饰装修工程全覆盖,力争实现应改尽改。截至目前,今年已落实节能改造超过500万㎡,累计落实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超过3000万㎡,打造了新世界城、海通证券大厦、第十人民医院、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等一系列建筑节能改造优秀项目。
能碳双控,推动建筑能耗监测向碳排放智慧监管转变
上海持续稳定运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构建了市区联动的“1+17+1”的监测体系,对建筑照明、空调、动力、特殊四类用电进行分项实时监测。截至目前,覆盖建筑达到2200栋,覆盖面积超过1亿㎡。依托系统开展了能效分析、能耗统计、能耗对标、异常预警、能源审计、能耗公示等,每年发布《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及分析报告》,对全市公共建筑能耗情况进行分析。今年启动了系统升级工作,推动建设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对接各类市级数字化平台数据资源,推动建筑能耗监测智能化、精细化提升,聚焦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能源与环境智能服务、可再生能源监测等核心功能,力求实现空间维度上覆盖上海全市建筑碳排放、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公共机构建筑碳排放,时间维度上覆盖建筑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建立全市公共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动态地图,并开发虚拟电厂模块等目标。目前升级工作基本完成,预计到2030年,可实现对1.5亿㎡公共建筑碳排放实时监测管理的目标。
通过上述“五个转变”工作的开展,“十四五”以来,上海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呈现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态势,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筑领域绿色低碳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日益彰显,为下一步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和全市碳达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阶段,上海,这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在踏上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还将始终以先行者的使命担当,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部署,以绿色作为城市建设的底色,以人民满意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尺,展现上海力量、提供上海方案、贡献上海智慧,持续推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