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事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202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提到“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西华师大附小以“垃圾分类减量,储蓄环保美德”为主题,在全体师生根植“绿色思想”,共同参与到追逐垃圾分类“新时尚”潮流中。
一是高度重视、事事结合垃圾分类
强化组织管理。西华师大附小坚持把垃圾分类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将其融入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中。学校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度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压实各教学组、班级责任,让垃圾分类工作细化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值周生每天对垃圾分类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重要内容。
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楼道、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利用朝会、队会课、主题活动等契机,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参与、个个行动”的良好氛围。自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环保储蓄美德”活动以来,师生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100%,校内外参与人数达1.5万余人次,辐射6000多个家庭,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积极选树典型,发挥带动作用,学生叶骏逸获2022年“四川省生态环保小标兵”荣誉称号、罗胤恒获2023年“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达人之热心市民”荣誉称号。2023年9月,学校两名教师获聘南充市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志愿讲师。
深化实践活动。以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活动。学校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参加南充市“地球日”主题绘画比赛活动,共1800余人次参加,173人获奖;抓住“垃圾分类宣传周”“地球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游园活动、“环保新衣”走秀活动。利用“读书日”,开展“环保我先行悦读会”。携手南充市垃圾分类促进中心,成立“绿源行”西华师大附小分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自2018年活动启动以来,全校共回收可回收物7162.5公斤。
完善投放收运。按照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准,在校园各个区域合理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校园内垃圾分类设施配置率达到100%。按分类收运要求,西华师大附小与具备资质的企业签订了收运处置协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得到分类收运处理,建立了完整的清运台账,定期进行公示。
二是由表及里、处处传递垃圾分类
绿色环境体现绿色思想。西华师大附小围绕创建“绿色校园”目标,近年来建成了绿植生态墙、中心花园,把学校“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具象化”到校园每一个角落。班级文化、走廊文化、“童心艺廊”美术馆和垃圾分类回收站更是凸显绿色环保理念,让环境保护思想贯彻学校教育活动始终。
环保教材融入绿色思想。成立“绿色教育”专项小组,编写《垃圾分类》校本教材及配套课件,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编写《和家人一起学环保》宣传册,带动学生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组织学生创编“环保童谣”,助力公益环保宣传。通过常态化教育和引导,增强了师生环保意识,提高了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生态课堂传递绿色思想。以现行教材为本,将“绿色教育”适时适度地与各学科整合、融入课程教学。语文课上,老师讲述生命之道;数学课上,“吨的认识”引发孩子对垃圾围城的思考;美术课上,“火绘剪纸”让旧报纸与传统剪纸碰撞出新的艺术形式;科学课上,厨余垃圾经过发酵变废为宝。
三是纵深推进、人人参与垃圾分类
家校联动辐射更多群体参与。充分利用学生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变废为宝”亲子环保作品大赛,“小手牵大手、分类好帮手”亲子活动等形式,让每个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等环保主题活动中来。通过家校联动,牵动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小区,辐射一个社区。
校地联动承担更多环保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减量分类放 共建美好南充城”进社区宣传活动,该校参与活动的师生人数近1000人。组织学生开展“城市美容师”环卫体验活动,使学生们既感受劳动的光荣,又体验到垃圾分类任重道远。积极承办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环保教育与科普教师培训活动,主动加入四川省环保教育“1+N”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环保教育水平。
校企联动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分批次组织所有班级走进南充市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南充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环保单位,让学生们亲眼见证了垃圾变废为宝的重生过程,在心中种下垃圾分类的种子,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西华师大附小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国际生态学校绿旗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南充市“绿行模式”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南充市“绿行模式”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西华师大附小践行绿色理念,坚持家校同心、师生同情、携手同行,推动引领“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