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大地春暖花开,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委、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此次带来了两个方面建议,分别是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加强农房质量安全管理。她说:“这次我建议从几个层次来推进相关工作,一个是加强立法,另外是加强制度建设。”
王学锋认为,国家和地方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客观地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还面临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她建议:
加快推进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尽快修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探索推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立法,明确保护对象认定公布的标准与流程、保护规划编制审批与组织实施相关要求等。结合立法工作,从国家层面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推动资源普查和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和认定公布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开展全区域全要素城乡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加强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的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建立多方参与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建立由政府部门、专家、实施单位、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等各类智库,发挥专家和专业团队作用,助力提升保护传承决策和实施水平。加强对传统匠师的培训和职能技能等级认定。探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强对建造技术、建造工艺、建筑材料等的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水平。
农房是农民群众安身立命之本。除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如何加强农房质量安全管理,也是王学锋的关注点之一。
近年来,国家先后组织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面对既有农房逐年老化、农房转作经营逐渐增多、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影响,农房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对此,王学锋建议:
加快健全完善农房建设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启动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或制定《农房建设管理条例》,借鉴吸收地方在农房立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系统明确农房建设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农房建设管理基本流程,以及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要求,为各地开展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建立部门协同的农房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理顺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要求,强化农房建设管理工作协调联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实效。引导支持有需求的地区,加强镇级农房建设管理能力建设,充实专业力量,探索成立农房建设综合管理机构等。合理强化农房建设的要素资源保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理的建房需求。
探索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房建设开工查验到场、地基基础巡查到场、主体结构封顶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等重要环节“四到场”的管理要求。同时,推广借鉴地方先行探索的经验,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开工建设时由农户、村民委员会和施工单位(个人)签订农房建设协议,明确质量安全责任。
积极开展现代宜居农房建设试点。统筹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农房设计和建设水平,选择不同区域开展现代宜居农房的建设试点,积极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建材联动发力,倡导集约生态乡土的营造方式,建设符合时代特点、乡村特色、地域特征的现代宜居农房,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果更多地让村民可感可及,更有力地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姜 雪
2024年3月6日《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