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城,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至今,扬州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秦置广陵县,北周称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扬州始治广陵。唐武德八年(625年)扬州治所由润州(今镇江)移至广陵,不复迁改,从此广陵享有扬州的专名。“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扬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淮左名都”风采。入宋以后,它是帆樯如织、烟雨香浓的富贵温柔乡,也是形势险要、屡经烽火的江防要塞。
大运河——“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
扬州,南临长江,北负淮河,大运河纵贯南北,在它跌宕起伏的历史和瑰丽缠绵的命运乐章里,古运河水千秋流淌。
“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年,意欲北上争霸的吴王夫差为连通长江、淮河,下令开凿邗沟。虽然《左传》上只有寥寥数字,但却记录了两件大事:吴国在邗国城邑的基础上建造新都邑;开挖连通江淮的运河——邗沟。
邗城便是今天扬州最早的城市雏形,而邗沟则是中国最早载入史籍并有准确历史年代的运河,也是中国大运河水系中最早的河段,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名副其实的“原点城市”。
或许夫差不会想到,他的抱负将会开启扬州的新程。
这条经过后代不断开凿与拓展的邗沟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北通淮河与汴水,南贯长江与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直抵东海。在这一庞大内陆运河体系中,扬州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
在古代,大运河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漕运,而中国漕运史上的高光时期正是在北宋,常年稳定在600万石,最高达800万石,大运河及其航运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致“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凭借漕运之利,扬州成为“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之地,可以说,扬州是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瘦西湖、东关古渡、普哈丁墓园、南门遗址、文峰塔……涓涓流淌的古运河,不仅造就了水的通衢,也贯串河、湖、城、园等景观,融文、商、旅为一体,彰显淮左名都的玲珑。
今天人们看到的中国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瘦西湖,最初便是由隋、唐、宋等不同时代的城濠和通向古运河的水道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到了清代,为了迎接乾隆皇帝,“豪奢甲天下”的扬州盐商疏浚纤瘦的保障湖(瘦西湖),造就了扬州第一名片——瘦西湖,从清代至今,一直有着“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
因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城,还拥有众多渡口,其中东关渡口(利津古渡)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江淮发运使贾宗开凿扬州城南运河,从黄金坝向南绕城至文峰塔,这使得东关渡口人声鼎沸。如今的东关古渡依旧繁华,只不过是作为景点,古渡牌坊下有一幅面朝运河的铜雕壁画“大运千秋”,描述的是隋炀帝下扬州的盛况,运河之上不时有龙舟泛过,历史仿佛兜了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南宋时期,虽然受战事影响,但扬州港对外交通枢纽的地位仍在,朝鲜人、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国,首选依旧是经由扬州港中转。扬州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廊道,位于汶河路南门街的仙鹤寺便是见证。
仙鹤寺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江都县志》记载:“宋西域普哈丁建。”普哈丁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从大食国来到中国,对诗仙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赞叹不已,不由激起他对仙鹤的遐想,带着这一想法,他来到扬州传播教义,在构寺时就按仙鹤的形体从“嘴”到“尾”布局,采用中国大屋顶殿宇的建筑形式。如今寺内还有南宋时期的银杏及水井,成为珍贵的文物。
普哈丁前后在扬州生活了10年,德祐元年(1275年)农历七月病逝,后葬于扬州城东古运河东岸高岗,其墓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轮转,沧海桑田,一部古运河史,也是扬州古城的兴衰史。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共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
扬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徐安朝说,作为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方面也展现着自己的担当。自2021年以来,扬州先后建设了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标志性建筑的多个重点项目,全力再现运河的水韵故事,描画一幅生生不息的最美运河画卷。
宋三城——见证铁血扬州
琼花静放、草木郁然、碧波静流、城墙古朴……眼前美景出现在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历史上宋夹城却因烽火而生,它与宋宝祐城、宋大城组成“一地三城”,共同构筑起南宋的防御堡垒。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龚定庵》说:“瓶水冷而知天寒,扬州一地之盛衰,可以觇国运。”处于大运河枢纽上的扬州总能敏锐地感知时代变迁,和平时期,受益于舟楫便利,一次次成为钱粮转运中心,而每当朝代更迭时,这里又会成为对战双方争夺的焦点,一幕幕悲壮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
宋靖康元年(1126年)年底,宋都汴梁被金兵攻破,次年赵构即位,史称宋高宗。不久后,他拨钱十万缗,诏令扬州知州吕颐浩修缮城池。
吕颐浩以州城为基础改筑宋大城,用大砖砌造。宋大城的前身是唐罗城,后周军攻陷扬州后,取唐罗城东南角筑新城,即周小城,北宋沿用此城,称州城。
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赵构驻跸扬州,以扬州为行在。随着宋室南渡,扬州由内地转变为边郡,成为抗金前线。
由于其战略地位重要,据《宋史》记载,绍兴二年(1132年),郭棣知扬州后,认为可利用蜀冈“凭高临下、四面险固”的有利形势防守来犯金兵,于是将蜀冈上的汉、唐故城改筑为“堡城”。此城与宋大城南北对峙,为了以通往来,又于两城中间版筑“夹城”,宋夹城的北门连着“堡城”的南门,南门直通宋大城,“宋三城”的防御格局也就此形成。
真正的恶战是在德祐年间与蒙古打响,这个无比温婉柔美的江南城市,在面对敌人侵略时却展现出最血性刚烈的一面。据《宋史》记载,从德佑元年(1275年)春至德佑二年七月,在长达一年多的扬州保卫战中,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和副将姜才带领扬城军民固守不屈、奋力抗敌。其间,元军多次招降,不仅将李庭芝的妻子押至城下诱降,还挟持谢太后和瀛国公(宋恭帝)下诏谕降,但均遭拒绝。最终,因寡不敌众、降将出卖,李庭芝、姜才被俘,姜才直言:“宁为玉折兰摧,不为瓦砾长存!”二人遂慷慨殉节。
时间跨越百年,忠义精神早已根植于扬州人的心中。今天在宋夹城北门遗址处,有一处“铁血扬州”雕塑,正面中心人物正是李庭芝与姜才,两人紧紧依靠在一起,前者手持长剑,后者紧握长矛、傲视前方,仿佛时刻准备捍卫国土。
1984年发现唐、宋直至民国的古城南门遗址,1993年发现宋大城西门遗址,1999年发现宋大城东门遗址,2003年发现宋大城北门及北门水门遗址。据徐安朝介绍,虽后来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之一。
北宋、南宋瓮城外砖铺路面还是历史的原状,都是立砖铺地,路牙严整,路面呈中高边低的弧状,砖与砖之间排列整齐,错落规矩。眼前的一幕出现在宋大城西门遗址,那一刻,让人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徐安朝表示,西门遗址发现的城门从五代沿用到清,各个时代的城墙基础、砖铺路面的地层叠压关系极为清晰,解决了五代以后扬州城的修建年代、继承和演变关系等问题,这也为扬州这座“通史式城市”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令人感动的是,在这些城池遗址历次的发掘和保护过程中,市民始终热心参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保护和展示的强烈愿望。而扬州市政府也没辜负市民的信任,将位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核心地带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这块扬州最美、最宝贵的区域拿出来打造一座供市民休闲健身的体育休闲公园,让昔日的战争城濠变为诗画长卷。
扬州味——再现巷城风采
大运河千秋流淌,造就的不仅是水乡,也哺育了运河两岸的街巷。扬州自古就有“中国巷城”之称,散落在老城区的500余条街巷处处氤氲着地道的“扬州味道”,其中尤以东关、仁丰里为代表的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最为典型。
东关街是扬州的重要标志,也是扬州文脉的显著体现。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街巷以“多、古、窄、弯”著称,综合体现了扬州古城的建筑景观和历史文化。
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成为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唐中叶淮南节度使陈少游修筑罗城,东关街便是唐罗城十字大街部分。到了北宋则愈加繁盛,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
今天行走在东关街,依然可以见到那份生机与繁华的遗迹,斑驳陈旧的砖墙,岁月沉淀的一砖一瓦,一座座被时光和生活浸染的老屋,一处处沧桑却难掩往日光辉的砖雕屋檐。无论白天黑夜,街上人流如织,1100多米的东关街,铺陈出扬州数千年的富庶与繁华。倏忽间,记忆里重现出扬州城一幕幕隔世经年的梦,江南古韵和津渡繁华的岁月记忆不断闪现,仿佛历史上就是这般模样。
如果说东关街是老城繁华的代表,那仁丰里则是老城文化的符号。与东关街一样,仁丰里也是一条被运河哺育成长的街巷,只不过这里更多了几分恬静淡然。
仁丰里是宋代仁丰坊故址,是扬州保存完好的唐代“里坊制”格局的街巷,位于汶河路东侧,小秦淮河西岸,南起甘泉路,北至文昌中路,全长700余米。其鱼骨状巷道更是为人乐道,从空中俯瞰,主街道两侧的小巷宛如根根鱼刺,完整且清晰。而“鱼刺”上更是汇聚了众多历史名人印记,如旌忠寺、文选楼、阮元家庙……这当中,尤以旌忠寺的历史底蕴最为深厚。
旌忠寺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楼旧址,南朝时期,在文选楼旧址上兴建寂照院。相传南宋绍兴年间,岳飞身受重伤,在旌忠寺养伤。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寺院改祀忠武王岳飞,更名为功德院,至咸淳年间(1265~1274年),赐名旌忠寺。寺庙的右侧辟有岳王殿,殿前有一尊“岳母刺字”的铜像,刻画了岳飞的壮烈人生和爱国情怀。
元代至治年间旌忠寺重建,大殿为楠木梁架,所用木料为宋代遗存,此后屡有增修。寺额旧题兼有“文楼旌忠”四字,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梳理沟道时,发现宋人隶书的“旌忠寺”石额,于是替换成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块匾额。
走在老街上,除了随处可见的青砖黛瓦,街头巷尾更是姹紫嫣红,浓浓的花香与厚重的文化气息谱出一首岁月静好的情调,而这背后则是扬州历时10年的“文火慢炖”。
扬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泓说,2013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更新改造,当地秉持一份初心: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把原住民留下。在“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中,书写了老街的“诗和远方”。
刘泓表示,将传统的非遗技能进行适合现代生活的活化式展现,也是这里非遗呈现的一大特色。如坐落在旧城七巷的奕庐客栈,过去是工厂,更新改造后,每间客房都结合了扬州非遗文化主题,如以扬州剪纸为主题的“剪影”、雕版印刷为主题的“印象”等,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都展现了新活力。
现如今,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已形成木偶、剪纸、古琴、茶饮、汉服等各类空间53处,40余间闲置的老宅焕然一新,成为可视可学的文化空间,可谓方寸之间、自有天地。
既古典,又现代,这就是扬州,它以独有的风骨和气韵牵动着来往的过客,哪怕一眼,就足以惊艳千年。
本栏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
常越
2024年6月24日《中国建设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