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在打造全品类全覆盖的垃圾分类与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方面持续下功夫,促进居民养成分类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通过因地制宜、政企共建,该体系已覆盖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大件垃圾、外卖餐盒和绿化垃圾等多品类可回收物,构建了适应住宅小区、城中村和写字楼等多场景的可回收物回收模式。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8.5%,日均可回收物回收量达11120吨,有力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多元共建提升改造
历经多年发展,如何再布局建设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和中转站,对于深圳市而言是一项挑战。为此,深圳市科学统筹、多元共建、规范市场,积极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制定《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深圳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指引(试行)》,创新利用高架桥下空间、空置厂房和闲置用地,鼓励回收企业高标准建设、改造一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回收中转站,提升处理能力。同时,对部分关停的其他垃圾中转站进行功能转型,打造服务周边社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点,建立了“社区回收点前端投放、街道中转站枢纽回收、区分拣中心末端分拣”的全过程、全链条三级回收网络体系。深圳市还通过安全和环境管控,关停并转了一批证照不全、环境管理差的再生资源回收点,推动再生资源分拣回收网络“收得到、收得了、处理得好”。
长期以来,不少市民有卖废品的习惯。深圳市有效整合原有市场上零散的移动废品回收点,在不打破原有经营主体格局的情况下,通过“六统一、一规范”(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计量、统一车标、统一管理和规范经营),打造全市标准统一的“以车代库”回收点,目前建成约530个。每个回收点按服务周边社区2000~3000户划定,服务时间为每晚7点~10点,定时定点按统一价格回收废品。
这一举措在实现周边居民少跑路、回收企业收得多、回收点环境有人管、回收量计量有统计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城中村等人口密集区域可回收物中转站选址建设难的问题,补全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缺口,打通了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的“最后100米”。
政府托底智能共享
玻璃瓷器废品、大件垃圾等回收价值低,是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回收的低值可回收物。因此,深圳市打造覆盖全市6022个住宅小区、城中村以及2940所中小学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链条,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应收尽收。
据悉,深圳市在小区架空层、地下车库或毗邻小区空置地设置了5321个专项垃圾暂存点,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大件垃圾和玻璃瓷器废品等,待存满后,由物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指定回收企业,预约免费上门回收,降低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成本和难度,减少了大件垃圾等随意丢弃的现象。
由于废旧织物价值较高,曾出现过一个小区摆放3个甚至5个废旧织物回收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统一废旧织物回收标准,推行废旧织物回收箱备案管理制度。在住宅小区设置废旧织物回收箱,箱体应按要求喷涂备案编号、回收及监管电话号码等内容,按规范开展废旧织物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回收工作。此外,深圳市探索将所有废旧织物回收箱的数据统一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提高了废旧织物的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深圳市还积极构建前端智能回收体系,鼓励可回收物回收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回收点建设,打造居民“家门口”的24小时无人智能回收站,通过现金或积分兑换激励居民养成分类好习惯,促进可回收物循环利用。
依托深圳市环卫清洁行业协会,搭建起全市可回收物回收点一键查询平台,探索建立服务市民、环卫工人、物业服务企业的可回收物回收便民服务平台,持续提升大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守正创新产业扶持
一个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体系的背后是强大的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产业。深圳市立足长远,积极推动可回收物循环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打造环卫与分类全链条产业展览。提升从前端分类和后端处理及资源化应用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举办“深圳环卫先锋企业展”巡展活动,通过“深圳环卫产业全链条解决方案”视频介绍和企业展位,展示了33家参与美丽深圳建设的先锋环卫企业,以“立足深圳服务全球”为理念,对外推介深圳环卫产业全链条解决方案。
强化循环再生产品的市场应用。深圳市制定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的应用标准,积极强化市场端的推广与应用,要求市政绿化养护企业主动使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产品,相关单位要积极将有机肥料、土壤覆盖物、生物炭等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应用到森林抚育、公园建设、道路绿化、土壤生态修复等市政工程项目。
举办首个城管产业品牌博览会。深圳市整合环卫和分类全链条企业,推出全产业链方案,通过举办市容环境产业博览会,以新时代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供应链生态系统建设为导向,着重于由小城管走向大城管的供应链展示平台建设。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固体废弃物处理、城市大管家相关各类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集中展示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分类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企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11.20梁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