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将至,多地出台专项措施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下发通知,对全省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风险和隐患的单位点名通报,并提出整改期限,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
农民工用汗水和智慧为城市的繁荣发展默默奉献,切实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劳动报酬权益,关乎千万家庭冷暖,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要求企业设立工资专用账户,实行工资与工程款分开支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和预警机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从实践情况看,落实好这些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欠薪风险。
然而,在部分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故意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另一方面与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或资金安排不科学有关,影响了农民工工资的正常发放。
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市场秩序、用工制度、管理保障等深层次问题,因此需要构建协同施治的欠薪治理格局,不断完善防治并重的制度保障体系,认真排查欠薪易发多发领域,从源头预防、欠薪核处、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才能全方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支付。
不断完善防治结合、惩处并重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是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基础。应完善配套举措,因地制宜建立农民工欠薪线索统筹机制、问题化解处置机制、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等,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协同治理,实现靶向施策,利用制度优势形成治理农民工欠薪的强大合力,化解风险隐患。
加大对农民工欠薪行为的惩处力度。恶意欠薪,不仅侵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触犯了法律法规。对于恶意欠薪应坚持“零容忍”的态度,落实好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尤其是企业主体责任,公安、检察、人社等部门应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执法,及时介入欠薪案件,依法依规处理,提高违法成本,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工干得安心有盼头。
用好数字化手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构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解决用工信息不透明、计薪结算不准确、维权证据缺失等治理难题。同时,实现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全流程线上监管、动态监控、实时预警,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比如,江苏省宿迁市在全省率先上线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动态监控、用工分析、预警分析等功能模块,快速发现欠薪隐患,取得了积极效果,类似探索值得尝试。
蒋波
2024年12月11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