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虚假宣传和假冒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16.96%)、销售服务(14.53%)、服装鞋帽(13.56%)、保健品(5.89%)、家居用品(5.11%)等行业。
对此,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随着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模式的更新变化,消费市场特别是网络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新情况,例如虚假宣传和假冒问题、海淘售假等,亟需受到重视。
《分析报告》认为,虚假宣传、假冒问题与经营者信用密切相关,消费投诉数据说明社会上的诚信问题、欺诈问题比较突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都是严重的失信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法制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