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建设资讯 > 广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力保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楼栋长制打通城中村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广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力保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楼栋长制打通城中村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1-03-13作者:admin来源: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垃圾分类是长线工程,离不开制度保障。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如何建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效机制要通过制度建设,制度建设需贯穿垃圾分类的全流程、各环节,保障垃圾分类有序推进。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天河区车陂村,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村内餐饮店垃圾收运量增长6倍。这得益于车陂村建立的“街居—村社—房东—租户”四级联动机制。

  目前,广东各地正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评估机制等,并构建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格局,推动垃圾分类落地见效。

  多地市出台地方性法规

  201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立法。这是国内首部将垃圾分类纳入立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从此全省垃圾分类有了法制刚性约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适应垃圾分类新形势、新要求,必须针对性进行修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1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修订后,各地市也适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或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法规规章的制定修订。目前,全省已有6个地市出台垃圾分类相关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10个地市正在编制相关法规规章,另有6个地市专门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为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广东还出台系列方案规划。垃圾分类相关部门也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示范创建指引、工作评估办法以及宣传、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配套政策。

  全省还建立起相关督导评价机制。省人大对全省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行挂点联系指导,全省每季度开展第三方评估,并将评估排名与省级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分配挂钩,加大奖补支持力度。各地也将垃圾分类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文明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任务中。

  “目前已经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全流程支持垃圾分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

  网格化管理成为“利器”

  政策体系完善后,基层落地执行是关键。

  走在深圳新桥街道上寮社区,不时有居民提着垃圾桶到一旁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记者看到,每一栋民房上,都挂着一张楼栋长的责任状,要求楼栋长负责指导本栋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垃圾分类纳入本栋居民公约。楼栋长担负起疏通城中村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的职责。

  此前,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城中村垃圾分类一直难以推动。“楼栋长负责每栋楼收租、检查等,恰好可以通过他们帮助推行垃圾分类。”新桥街道城管办垃圾分类负责人刘跃新介绍,楼栋长会在楼栋微信群分享垃圾分类知识,上门检查住户是否设2个垃圾桶分类投放。

  楼栋长的背后还有一套更完整的制度。刘跃新介绍,在城管部门指导下,新桥街道以社区党委统筹社区物业、环卫公司、网格、执法队等做好垃圾分类,其中依托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员分别联络、培训楼栋长,再通过他们最直接传递给住户。

  当前,这样的“楼栋长”制度在城中村推进垃圾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自从当了自家房子的栋长,白云区同和街白山社区的赖碧伟每天“站桶”5个小时,督促租客做好垃圾分类,并且常在租客微信群转发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现在每天可以分出厨余垃圾大半桶,其他垃圾则从原来的7桶减量至3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这种市、区、街道、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多级联动机制在各地市推开探索,已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格局。

  投放简便化培养居民习惯

  傍晚,深圳市南山区豪方天际小区,晚饭后居民下楼散步之余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丢厨余垃圾。朱先生打开垃圾箱投入垃圾后,拧开一旁洗手盆的龙头,“现在桶上标注了垃圾的类别,旁边也能洗手,比较方便了,我们也慢慢养成习惯。”

  分类垃圾桶往哪放、该配置哪些设施、多久清理一次……广东在推行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遇到诸多难点,为此全省编制《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设施设置指引》《主要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等,指导各地科学合理设置投放点和收集容器,规范作业程序,营造良好投放环境。

  清晨,东莞松山湖的松湖花园内,郭小姐拎着垃圾下楼,在督导员的指引下扔进了箱内。今年,松山湖成为东莞的垃圾分类示范片,这个时段是松湖花园投放厨余垃圾的时间。“楼层撤桶刚开始还是不习惯,投放点离我住的楼远一些,但也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现在这样扔,不会出现垃圾堆积发臭的情况。”郭小姐说。

  配备基础设施后,如何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要持续推行垃圾分类,就一定要定下一套制度。”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松山湖分局局长谷校方说,第一个制度是“楼层撤桶,定时投放。”

  规定刚开始推行难免遇到阻力,有些居民不在投放时间内,就随手一丢。于是,松湖花园制定了垃圾分类等级光荣榜,挂在垃圾投放点旁,“对大家的垃圾分类行为打分,小区里很多人相互认识,要是没做好,自己也会不好意思。”谷校方介绍,做得好的家庭奖励分类垃圾袋等。

  当前,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在全省不少社区已经成为常态,同时配套相应设备和督导员,早、晚扔厨余垃圾逐渐成为习惯。(南方日报记者张子俊谭超朗慧)



原文链接:http://zfcxjst.gd.gov.cn/cxjs/dtxx/content/post_314880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