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网格员成了“代言人”,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举办宣传活动,上门入户提醒……社区网格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守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这个重要关口,让垃圾分类工作真正在“网格掌握、网格落实、网格解决”,让“小网格”在形成低碳环保“新时尚”的过程中发挥“大能量”。
进店入户精准宣传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龙蟠社区通过定期召开垃圾分类民主协商会议,优化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将垃圾分类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社区网格员化身“讲解员”,通过小区内的宣传栏、微信网格群、社区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同时,开展入户宣传,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养成“随手分、拎下楼、扔到位”的良好习惯。
龙蟠社区还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该社区所辖的4个小区共设置20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党员共同宣传督导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垃圾分类的“代言人”,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今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街道项宅社区发动社区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等力量,深入沿街商铺、小区居民家中开展垃圾分类“一对一”“进店入户”宣传。
“您刚搬来我们小区吧,生活垃圾会分类吗?”为使垃圾分类宣传“不漏一户”,项宅社区通过“指尖上的社区”系统中的居民登记信息,及时开展垃圾分类“一对一”上门宣传服务,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主动分类,我们欢迎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将持续创新宣传方法,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速实现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转变。
日常巡查加强监管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纯阳社区的网格员在日常巡查的过程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区域存在生活垃圾混投和乱扔的现象。对此,纯阳社区安排网格员加强整治,努力营造整洁、文明的小区环境。
网格员不定时巡查小区门口垃圾桶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对乱扔垃圾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现在,网格员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巡查网格、入户走访时都会带上一摞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看到哪里有居民“扎堆”就凑上去“发一圈”。据介绍,为引导居民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及方法,该社区的网格员已累计派发宣传手册约600份。
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纯阳社区瞄准垃圾分类堵点,从垃圾分类源头出发,实现垃圾分类“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以网格合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末梢”落地,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帽盔山街道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调动网格员的积极性,辖区内的所有网格员化身“宣传员”“劝导员”和“整治员”。走在社区内,处处能见到网格员忙碌的身影。
“老板,你这家店根据经营面积、客流量和产生的垃圾量,小垃圾桶是不够的,而且只有一个桶,需要增设‘四分类’垃圾桶。”近日,网格员在巡查新农贸市场周边一中型商超时,要求该商超配备4个容量不低于240升的垃圾桶。
网格员每天要在网格内巡查多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处理。面对繁琐的工作任务,网格员王辉自豪地表示:“我们辛苦点没关系,小网格能提供大服务,未来我将继续踏实工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贡献力量。”
“一网统管”科技赋能
如今“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逐渐成为城市治理领域的共识。为更加精确地调度人力资源,减轻基层重复、低效的工作负担,今年,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在辖区内所有小区的生活垃圾箱房上安装智能监控探头,以“数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天候监管,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做到垃圾混投行为的精准发现和及时处置。
同时,当出现垃圾乱扔现象时,通过“精细化数智网格”模式,街道可第一时间安排相应网格员赶赴现场进行整治。网格化的管理打通了社区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多层次全方位将网格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让社区服务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我们小区的垃圾箱房很高级,扫码、箱门开启、投放生活垃圾、等候称重、打印并领取积分凭条……整个流程很快就完成了。”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付村村民赵来云说,“村民们要是随处乱扔垃圾,社区里有摄像头实时监控。要是将垃圾混投,这些信息通过二维码就能查到;要是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不仅能领到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还能参加抽奖。”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这些智能垃圾分类箱配有数据采集终端,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会实时上传到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平台根据分类情况生成积分,所有数据真实、公开,村民可通过手机端等随时查询。网格员每天随机抽查,查到垃圾分类不符合要求的家庭,会扣除积分,正确分类投放的家庭,则可以获得奖励。该智慧平台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社区网格员监督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增强了。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11.13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