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新风 >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凤阳』样板

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凤阳』样板

发布时间:2023-12-24作者:admin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坚持高位推动、广泛发动、示范带动,推动机制、体制创新,践行垃圾分类引领绿色文明新时尚的发展理念,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凤阳县自我加压,强力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力争凤阳垃圾分类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凤阳样板”新模式。

  强化“两网融合”开展全品回收

  生活垃圾分类“三化四分”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盘棋”式思维,进行统筹谋划。凤阳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特许经营”模式经公开招投标引进浙江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波普环境”),建立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一体化循环产业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有机结合,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全品回收。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推动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力争建立完善的全域覆盖、全品覆盖、全网覆盖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系统。

  结合“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凤阳县建立了一套以点、站、厂为基础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实现“全域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兜底回收”两个目标。该县在全域范围内将升级改造建设垃圾分类屋、分类亭、分类柜等1200余处垃圾分类收集点,在区域条件适宜的位置增设近200个大件、绿化垃圾暂存点,提高资源化利用率。让居民分类投放更方便,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配备专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宣传员,开展桶边值守。

  此外,凤阳县积极打造全品类、一站式、综合型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分拣中心集收购、分拣“一站式”服务于一体,起到了再生资源简单加工、打包、中转的重要作用,彻底解决了再生资源回收车“一车多品类,交货跑多地”的瓶颈问题。分拣中心还引进专业化分拣设备,建立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做到了分拣处理全程数字化监管,实现“分类去向可追溯、分类数据可分析”的智能化管理。

  打造全链条模式保障分类效果

  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最后一公里”,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深化推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既是一项民生实事,更是一项生态环保大事。凤阳县紧紧围绕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目标,通过以城市规划进行总体部署,建立一座占地约50亩的大型综合分拣中心,包括处理规模100吨/天的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处置中心与处理规模50吨/天的厨余(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另一方面,建立大型综合分拣中心也是凤阳县获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凤阳县注重搭建厨余垃圾收运系统,对厨余(餐厨)垃圾实行“专车专人专线”清运,依托数字化信息系统,对厨余收运车辆进行实时路线追踪及视频监控,对全县厨余回收利用实行智慧化管理。从餐厨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经过专门的运输途径,到处置末端进行资源化利用,形成一条完整的餐厨垃圾闭环监管体系,避免形成加工饲料、地沟油等间接污染物,确保餐厨垃圾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实现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将有效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减量。

  通过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全链条模式,凤阳县逐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实现了从前端居民分类、中端分类运输、末端分类处理的一体化建设,推进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

  发动全民参与推进分类全覆盖

  12月12日,凤阳县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暨贯彻落实“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市民广场举行。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俊卿,县政协主席常昕,县委副书记郑冬冬,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文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史学军,副县长时全,市垃圾分类办主任呙晓雯,波普环境董事长江华平等出席启动仪式。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及美丽乡村试点村党支部书记,部分街道社区负责人及其他群众团体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仪式上,副县长时全表示,此次试点工作旨在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参与度和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探索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为实施全域垃圾分类积累经验。波普环境董事长江华平、居民代表及志愿者分别作了发言。

  启动仪式的举办,标志着凤阳县在“两网融合”工作上迈上了新的台阶。凤阳县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全域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地实施,力争走在全省垃圾分类的前列,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凤阳力量。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12.21侍洪银张凤玉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312/20231221_7759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