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住建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村镇建设 > 宁波市构建城镇住房“保险+服务”模式

宁波市构建城镇住房“保险+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3-11-17作者:admin来源: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城乡住房保险在宁波市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其附带的服务包括日常动态监测工作,即定期对项目中房龄较老、房屋质量较差的老旧房屋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再排查,一方面落实房屋安全隐患加固维修解危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引入自动化监测技术手段,通过仪器实时监测数据变化,确保老旧房屋安全。该市构建的城镇住房“保险+服务”模式,创新了社会治理模式,对提升房屋安全管理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以服务提质为抓手,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一是推进动态监测专业化,实行风险减量管理。宁波市住建局推动保险与服务嫁接,将房屋安全动态监测服务交由保险机构采购、管理,兼顾事前事故预防和事后风险兜底,构建闭环式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全市已实现城镇住房“保险+服务”模式覆盖12个地区。二是推进监测服务精准化,解决严重安全隐患。在日常动态监测工作开展中,市、区两级住建局定期对项目中房龄较老、房屋质量较差的老旧房屋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再排查工作,重点关注四级房屋,特别是C、D级危房以及轨道交通施工周边四级房屋的安全。

  以科技赋能为依托,提升监测服务效率。一是建立并深化监测科技平台,实现“建卡建档”。通过城乡安全监测系统平台与手机巡检系统相结合,实现日常巡检情况实时录入系统,提供可视化的房屋安全日常动态监测服务。该系统涵盖监管监测工作完成情况、历史监测档案查询、险情自动预警等功能,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实现与市住建局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两套系统共同助推宁波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发展。二是建立并细化监测工作流程,实现“定岗定人”。通过运用城乡住房安全监测系统,优化管理模式,依照“定岗、定人、定时”的工作原则,合理分布人员部署,将巡检任务分配给前端巡检人员,并通过技术手段定位及后台管理者分层次把关审核,以实现全流程全节点的监督管理。各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三是建立并强化监测闭环管理,实现“技防人防”。建立房屋信息数据库,智能分配巡检任务至巡检人员进行日常巡检,实现巡检数据即时上报,巡检过程中发现房屋问题,通过一系列工作流程快速处置,形成任务管理闭环。建立巡检人员组织系统,实现房屋片区巡检负责落实到人,对巡检人员即时管理,对工作指标及时评估,适时调整人员工作方式,形成人员管理闭环。

  以智库助力为支撑,提升房屋安全水平。一是加强专家人才吸纳,建设智库团队。邀请行业内专家、高校院所教授、科研公司技术骨干、建筑业内设计、施工、加固领域的专家、高工,形成专家库的专业技术支撑力量,定期开会、实时咨询、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工作创新发展。二是加强专业单位合作,搭建智库平台。组织专业单位,搭建房屋安全管理的智库平台,实现房屋安全管理工作从鉴定检测到解危加固的闭环管理。三是加强房屋安全宣传,夯实智库基础。建立房屋安全教育宣传制度,普及房屋安全基本专业常识,增强房屋产权人、房屋使用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宁波市构建的城镇住房“保险+服务”模式,从居民、社会和政府三个角度看,都有其创新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从居民视角看,构建了居住安全保障,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灾害风险相对集中、市场需求较为迫切的城镇老旧住宅房屋倒塌的风险保障为基础,进而扩增住房整体倒塌、临时安置费用以及因住房整体倒塌引起的人员伤亡风险保障,推动城镇住房领域的安全保障层次多元化。宁波在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开展阶段,全市多个区县(市)探索城乡住房保险“同城同政”的新思路,从城房险延伸到农房险,进一步减小城乡差距。

  从社会视角看,减少了安全风险隐患,提升房屋安全管理水平。宁波市住建局委托保险公司采购监测服务,通过把保险和服务有机链接,实现1+1>2的效果,通过准入管理、绩效考核、质量抽查等手段督促监测机构将服务落实到位,推动保险由简单的“事后赔付”向“事前排查、事中预警、事后赔付”全流程服务转变,从风险等量补偿向风险减量管理升级。

  从政府视角看,创新了社会治理模式,缓解政府部门工作压力。该模式成功构建了“政府出资、险企运作、监测服务、平台调度、智库参与”的多主体合作共建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速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通过社会化服务和信息化手段帮助政府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效能,在政府现有的监管力量基础上增加了市场化监督力量、信息化技术人才、社会化服务队伍。通过引入保险机制,政府将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的不确定性支出转变为确定的保费支出,运用市场力量平滑财政支出、提升财政适配公共风险的能力,化解突发重大支出对当期财政预算的冲击,减轻事后救援、重建费用筹集的难度。

  


原文链接:http://zjt.shandong.gov.cn/art/2023/3/21/art_271198_103231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建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住建法治网 z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联系邮箱:zjzixunw@tom.com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